合格的电影制片人的工作范畴
- 紫兰仙子LV.连长
- 2017/6/10 0:18:36
一、寻找故事、剧本和编剧——阅读和敏锐眼力在好莱坞,拥有好故事和好剧本是制片人手中的王牌。寻找好故事是制片人的日常工作,是制片人工作的起点,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好莱坞制片人每天都在找剧本和看剧本。制片人有无自己的优势,能否在激烈的制片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均取决于制片人手中是否独家享有独一无二的电影故事和最好的剧本。阅读剧本也是制片人的日常生活内容。此外,制片人每天还要以敏锐的电影嗅觉阅读大量报刊杂志,寻找故事线索,寻找故事情节。制片人还要时刻关注出版业动向,小说、传记销售排行榜,以便在第一时间获得此书的电影拍摄权。每一个电影故事都伴随着制作成本,制片人选择故事必须兼顾与预算的平衡关系。二、评估、确立电影项目——敏锐的判断力评估拍摄成本,评估电影类型,评估电影市场,评估电影观众群,评估票房。制片人为投资人提供理性、客观的评估方案,对项目的潜在风险也要做出客观估计,为投资人的投资决策提供充分参考。一旦投资决策失误,投资将血本无归,制片人承担的责任重大。这个工作环节是一个普通导演无法胜任的。
- lxg
- 2017/6/10 6:17:30
三、融资——拍电影的“职业经理人”制片人精通各种电影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熟知电影投资人。寻找投资人或投资公司;游说投资人和投资公司,赢得投资人的信任,让对方坚信你正在筹拍一部票房不俗的影片,投拍此片不会血本无归,而且回报甚丰。制片人以往良好的职业信誉和出色的票房业绩是融资的敲门砖。制片人是利用生产电影为投资人赚取高额利润的“职业经理人”。制片人与投资人的合作也是建立在一种信托机制上(Trust),必须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制片人的信誉就是职业生命,不能拿投资人的钱当儿戏,不能贪污侵吞制作经费,不能携款而逃。专业电影投资人对制片人也有相应的监督制衡机制。四、寻找和拟定导演——合作与监督(用人的艺术)制片人通常喜欢聘用自己欣赏的、熟悉的导演合作,但启用什么样的导演最终取决于影片的风格样式和导演的资历。制片人与导演是平等合作、互相尊重协商的关系,也可能彼此欣赏,但在电影开拍之前制片人与导演必须对电影的一切创作问题达成公识,制片人拥有最终决定权。制片人与导演的默契合作是电影顺利摄制的保障。好莱坞很多权威制片人也可能是站在导演身后的“导演”,时刻监督导演的工作,使导演不能擅自脱离制片人的创作意图和创作目标。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更是制片人的艺术。在拍摄中,制片人能够发现导演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导演不能在预算范围外突发创作奇想,追加投资,让电影成本上升。如制片人与导演创作意见分歧扩大时,制片人在维护电影质量和降低投资人风险的前提下可以解雇导演,另请高明。制片人炒掉导演的事不乏先例,投资人炒掉制片人也时有发生。
- 低碳环保
- 2017/6/10 3:52:40
五、制定严谨的预算——花钱的艺术制片人要制定精确详细的预算(Budgeting),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预算必须与电影的艺术质量和技术质量达到完美平衡,保证在理想的预算内完成电影。好莱坞投资人要求制片人将预算精确到每一天、每一场戏的花销(中国制片人尤其要引以为鉴)。预算不真实,经费有可能提前花光,也有可能出现大量剩余。预算决定投资的回报率和利润率,也是投资与回报的评估依据之一。制片人的预算如有掺假或不实,或不精确,都会遭到投资人的爽约或被炒掉,而解除合同。西方电影投资人对制作经费控制十分严格,采用很多行之有效的控制风险机制,如不将电影投资一次性支付给制片人。投资方要求制片人制定周预算和周花销计划,投资方每周滚动支付制作费,以防制片人滥用和贪污。投资方还会要求制片人滚动提供每周花销报告。这种控制资金风险机制很值得中国电影投资人和制片人借鉴。六、制定严谨的前后期制作计划——制片的艺术严谨的制作计划(Production Planning)精确到天,精确到每场戏。只有制定严谨的制作计划,才能保证电影在预算内和拍摄周期内顺利制作完成。预算决定制作周期,周期影响预算。制定严谨的制作计划与制定翔实的预算是密不可分的。与制定预算一样,制作计划是技术与经验的产物,虽不是艺术创作,但也是讲究艺术的工作。七、确定其他主创,组建剧组——权威与信心挑选演员(Casting),寻找最佳主演人选,以期在明星制下,在预算范围内求得明星片酬与整体经费的平衡。确定主演,确定其他演员,确定其他主创和剧组工作人员并评判每个主创的工作。制片人应组建一个高效精干的创作团队——剧组,同时也应让剧组成员坚信制片人将带领大家拍摄一部出色的影片。优秀的制片人是创作团队的核心与灵魂,是一个能让导演、演员和剧组成员信任的人,他能把剧组团结在一起,让电影顺利拍摄完毕。
- mzwhah
- 2017/6/10 6:01:38
八、前期筹备——严谨、周全、细致蛮干和硬干是中国电影剧组的通病。国内某电影剧组曾出现这样的荒唐行为,在入冬的大草原上,导演和制片主任拉着剧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满大草原上找景,此乃典型的无筹备开机剧组。很多国内电视剧剧组在拍摄期间甚至不能确定第二天的外景。对于一个精明的制片人来说,制作电影的重头工作就是前期筹备(Pre-Production),筹备的时间长,筹备越充分、越周全,到拍摄时就会越顺利,质量就越有保证,拍摄效率会大大提高,拍摄周期就会缩短。每个制片人都面临制作周期的压力,周期通常影响预算,周期延长,预算超标,投资人不悦。缩短周期意味着可以节省金钱,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降低制作成本,降低投资风险。通常好莱坞一部影片的筹备周期是拍摄周期的3-4倍。“筹备时间长,拍摄周期短”是精打细算的好莱坞制片人的制胜法宝。制片人要取得制作周期与电影艺术质量和技术质量间的平衡。九、拍摄——监督创作、指挥全局制片人在拍摄(Shooting)过程中,时时掌控拍摄质量和拍摄进度,协调各部门、各环节关系。制片人不仅监督导演的工作效率和拍摄质量,还要与导演协调创作问题,并与导演和其他主创每晚审看样片。制片人还是拍摄现场的总指挥,总调度,总协调人,掌控全局的一举一动,评判每个主创的工作,预防意外和安全事故,保障拍摄顺利进行。任何意外和事故都可导致预算的追加,提升预算外制作成本。制片人还要审查剧组每天的花销是否与预算有出入,审看每天进度报告和每天花销报告。每周向投资方提供周拍摄进度报告和周花销报告。十、后期——画龙点睛后期的剪辑、作曲、拟音、混音、合成,特技等是制片人工作最轻松的一关,也是预算所剩无几,捉襟见肘的阶段。制片人必须保障后期在预算内如期完成,保障公映日期。十一、发行——投资的命运与大电影公司签约的制片人,或取得大电影公司资金的制片人可以把完成片交由大电影公司发行。对某些制片人来说,这是风险低、最保底、最稳妥的发行方式,但回报较低。早期制片人或独立制片人往往承担电影的发行工作。现在,某些有一定实力的制片人也倾向自办发行,获得高额回报,避免大电影公司的中间盘剥。在西方电影制片体制里,制片人(Producer)下设执行制片人(Executive Producer),执行制片人下面又设Line Producer或Production Manager,相当于中国剧组的“制片主任”。而制片主任又下设制片助理(Production Assistant)等。专业制片人如何操盘一个项目电影投资各个阶段:
1. 故事创意
2. 故事梗概1500字
3. 初稿剧本
4. 完整剧本
5. 导演主创投资意向,制定预算
6. 导演主创投资签约
7. 男女主角意向
8. 男女主角签约,开机时间初定
9. 总规模初定,开机关机时间确定
10.筹备期间落实所有班底
11.拍摄阶段
12.后期制作阶段
13.明确落实上映时段,宣发阶段
14.初剪宣发
15.送审公映拿证
16.上映阶段
17.下映后产品网络等版权
18.中数票房回收
19.海外回收
20.版权再销售
- 香香子
- 2017/6/10 9:38:19
一、制作这是一部电影的“核心”!对,再强调一遍是“核心”,这是根基,不可撼动,“制片人”首先要对整个项目有个判断,未来的预期票房大概有多少,倒推过来。预算有句俗语说制片人就是“找钱的跟花钱的”,前面我们提到制片人相当于公司的CEO,那么CEO管哪三件事?资金,战略,人才。要负责组建摄制组,制定生产计划、制作预算和主创主演组合方案。主创搭配要有火花,比如“黄晓明跟baby恋情公开之前演部爱情片就很有话题感”一部1千万人民币跟5千万,一亿,三亿的预算是完全不一样的,场务群演的费用基本是一样的,但主创特效制景费是千差万别的。要负责拍摄过程中的流程控制,预算分工越细越好,比如跟制片主任协商说现场谁负责订盒饭,收盒饭等等。我之前学过财务会计,对财务有天生敏感,当年我在李安《色戒》剧组时,他说过全世界只有计划是不花钱的,一般筹备开机每天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的烧钱,这不比“滴滴打车烧的慢”同时拍摄过程中要搜集创造将来宣传用的点,为影片预热做好准备。要负责对项目后期剪辑特效,尽量不补拍,按时按量做好计划,调光调色哪家性价比高,配乐对于惊悚片是关键,美景对于爱情片是核心等等,协调各方的资源,按时保证影片质量按时完片,万一因为不可抗力要超支,要提前跟各个投资方提前申请,要避免要档期上映了还没有做完后期,龙标没拿到。之前概念上制片人只负责“制”现在越来越要求整体各个环节的总体把控。比如有个“小说”,制片人要考虑他跟市场的主流消费观众的消费习惯有多少“重合度”?如果是个游戏IP那么有多少付费用户,同时在线多少?他们想看到影片呈现的效果?想看到谁来主演,充分的市场调研后,立项,找到合适的编剧出梗概,问题马上来了,用哪家公司立项也很关键?这关系到后面的宣发,现在内地五大电影公司都要求拿宣发,你负责的项目准备什么时候上?你自己的公司立项也没关系?这就要求你了解所有市面上的“钱主”的优势劣势。万达的,华谊的,光线的,博纳的,他们对于你想要的演员,类型有帮助?你的片子在公司的全年片单上是个什么位置?就像Paypal创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所著的《从0到1》中说的,如果你一开始公司的股权架构不完善,那么你的片子就会很危险。
- ywdbjl
- 2017/6/10 9:48:49
导演
在“制作环节”特别重要的因素是“导演”,如果可以导演应该尽早介入创作,通常一部电影是“导演的作品”表达他的想法。但内地具备市场意识,懂得剧本,制作,同时掌握技巧的导演屈指可数。当然如果你有幸跟徐克,李仁港等有个性的导演合作,你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好预算”让导演“不要超支”。制片人要知道哪些是“优质人”同时要避免跟那些即将退休的“扎钱老导演”“超支专业户”,因为在创作过程中,如果驾驶员把车开向悬崖,副驾驶是很难控制的。同时制片人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辅佐“新导演”,成熟导演有熟悉班底,大公司也争相邀请,碰到有才华的新导演,一个好的制片人首先要“发现千里马,为千里马保驾护航,寻找成熟的执行导演,摄影指导,演员”。演员这点不展开聊了,有足够的人脉签下合适的演员,有了周润发黄晓明的“大上海”也不卖,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林更新周冬雨的同桌的你”一样可以大卖,光线在今年的五一档试水的全新人“左耳”就能看出市场对新人的市场体量。其他主创包括前期策划,制片主任,摄影指导,美术指导,后期剪辑,甚至为后面宣发用的剧照师。一个合格的制片人要对所有主创领导有充分了解,比如摄影指导方面,要拍3D魔幻动作你肯定要考虑“蔡崇辉”看看徐克能不能放他出来,如果你去加拿大拍爱情片,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摄影指导陈志英,去泰国拍爱情喜剧当然要谈谈“泰囧”的摄影指导宋晓飞等等,当然首先你的影片体量预算要能把这些“能人”汇聚一起,就像“雷军花80%时间找人”。
- 饭饭猫饭泰西啦
- 2017/6/10 12:27:02
同理美术指导,制片主任等等这就是开头我举例,电影就像一个足球队。制作—前锋
宣传—中场
发行—后卫
播出—门将光有好的前锋,后卫老丢球也不行,制片人必须在每个岗位上找到合适的人才,不断的发现短板,补齐短板。二、宣传下面来说说“宣传”---中场。在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一部影片在宣传的比重越来越大,影片质量还是宣传的“根基”,这就要求制片人在开拍之前就要想好,我现在参与的片子,在编剧本的时候,先导预告片怎么剪会不会让目标观众有感觉,这些都在考虑之中。除了传统媒体,现在电影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制片人在分析影片定位同时看是不是要绑上“腾讯”“优酷”“爱奇艺”。再比如,如果腾讯参与投资了,你前期要去协调视频能不能帮你推广,但是你要给视频增加流量,用户。你想借力朋友圈营销,那你是不是在前期说服导演给“微信新推出的功能”做个植入广告,你想借助手Q8亿用户,那么你是不是要协调男女主角有一场发布会给手Q预留足够的粉丝入场卷,再比如你能不能在影片中设计一个有着文学梦的作家长期在腾讯文学上“悬梁刺股”…你看中的是大公司的资源,同时大公司每个部门都是背KPI的,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立场着想,生意才能长久。通常光线的宣发采取一揽子全包政策,万达,华谊的部分宣传会外包一些专门的宣传团队,这也需要制片人对片子类型,以及合作伙伴的认知,比如你要发一个小学生为受众群的“动画片”是不是应该整合一些教育行业?伊利牛奶?甚至迪斯尼影片“灰姑娘”的宣传团队。你是不是联系那些的花钱抢用户电商平台为你的灯箱路牌广告费来买单,你请的大明星的代言厂商愿不愿意为你包一部分票房,把发布会的场地费租了?当然是你的影片要有足够的影响力。最为重要的是在拍摄上映前,找到挖掘制造“新闻点”让目标观众感兴趣,由告知阶段推进到关注阶段在最后形成购买阶段。例如《匆匆那年》《北爱》《致青春》的怀旧,《孤岛惊魂》的粉丝营销,《小时代》与《后会无期》的相互借力,《心花路放》的3线城市营销。后面要组织宣传方在上映阶段,口碑引导维护,例如提前预料到出现危机该怎么维护,找找苏宁易购,天猫,京东借力营销。
- 天空蓝
- 2017/6/10 15:54:59
三、发行如果在影片开始阶段,投资制片公司有宣发环节,通常都要把控,那么制片人需要引导配合,但如果先期没有发行方那就好考虑找到匹配的“发行机构”。我重申下“发行”只是一个影片的锦上添花,最重要的还是片子质量,是基础,好的宣传是助力,如果同等条件下,发行落地活动和落地宣传做的扎实,跟影院经理沟通得当,那么会胜出其他不做发行的影片。那么发行都主要做什么?1.先做电影测片分析,制定策略,在定档期
2.制定发行计划,预算
3.落地活动配合有人问了:挖掘机发行技术哪家强?我用案例:光线发过12亿的《泰囧》,也发过300万的《中国好声音》,博纳发过将近10亿的《澳门风云2》也发过先做14万的《电影往事》,没有打错就是14万。制片人要根据片子的体量对比各个发行公司的优劣势,如果你是一个小成本的惊悚片找光线也是白谈,除非你是王长田的弟弟不然还不如直接去找福建恒业,总之了解双方的需求。这就好比一个月收入5000的男白领你喜欢林志玲!要么你就努力达到大亨的高度接触她,要不就每天打开高德地图让你们家志玲姐姐为你导航就好!发行,现在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档期”,春节初一的日票房有4亿,平时淡季只有4000万,所以“选择有时大于努力”当然你要分析竞争对手,大家都有权利调整档期,比较成功的例子《不二神探》的提档,《心花路放》的提前点映,《智取威虎山》看到《一步之遥》疲软迅速提档。这些是制片人的必修之课,格拉德威尔《异类》中的一万小时定律是值得思考跟学习的!另外人才的“争夺”是非常残酷的,一个“黄晓明”是不是比100个北电的帅哥有媒体影响力,一个好的发行总监才给几千块钱工资,这些人才迟早会被“有眼光的人挖走”,培养一个懂市场人才不容易,为什么培养好了要送给竞争对手呢,曹操当年失去郭嘉,刘备得到诸葛亮,你一退对手一进,差距就上来了。别忘了,CEO的职责就是“人才”“资金”“战略”。关于落地发行,之前好多公司找我聊落地发行,我说您要做可以,想清楚三件事:“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如果老板不懂以为挖个人就行了那必败无疑,除非给钱给资源给权利“诸葛亮”去招兵买马,自己可以不太懂,找到懂得人就行。现在比较热门的“在线购票网站”的选择也可参考发行,比如你想找猫眼,你要了解猫眼的需求,大众点评网为什么要给你票补,你能给它带来多少新用户?这也是制片人要了解的。四、播出“播”目前包括内地影院,视频网站,电视台后产品衍生品,好的制片人要为好的IP留足空间,是否可以授权游戏,电视剧,续集的演员等能不能再合理的邀请来,不能上来就问影院为什么给那么少排片?你衡量下你自己片子的上座率,市场体量。比如你能带主创能跑5个城市,每个城市能跑4个影院,你该如何分配?有句话说了“诸葛亮不会跟刘备说,为什么我们没有箭,他会去草船借箭”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总之,不管是CEO还是“主教练”要整体考虑项目,做好计划,正如足球是圆的,胜负难预料。
- 笑轻轻
- 2017/6/10 16:34:43
最近正在准备考制片的研究生,求多写点,已收藏

校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