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你看懂了《安娜与国王》
- weihaoLV.连长
- 2016/8/29 16:15:32
在一阵悠扬婉转的提琴声中,电影拉开了序幕,1862年的曼谷神秘美丽。他深深回忆,缓缓诉说:“她是我见到的英国女人,她似乎比其他的人更能了解这世界。但暹罗害怕自己被这世界吞没,季风轻诉她的到来将引发剧变,有人喜欢下雨,有人却害怕洪水泛滥。但她还是来了,浑然不觉群众对她的猜疑,但我多年后才惊觉她的勇敢,及她内心的孤寂。英国女人,这辈子我第一次见到。”
陌生的国度,陌生的人群,陌生的语言,不可预知的明天,她藏起失去爱人的剧痛,款款而来。眼前的一切,美到不真实,蔚蓝的海,海天交界处朵朵白云,脸颊有海风拂过,前方是神秘的东方国度,有奇特的建筑,有可爱的大象,也有安娜新的生活。她来了, 暹罗的暴风雨也随之即将来临。
在迷一样的暹罗,安娜孤寂且勇敢。社会体制差异,观念认知不同,生活风俗各异,她坚持着自己,改变着暹罗。在经历着国王最亲密的人的死去和叛军的袭击被击破的同时,他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微妙,可偏偏每次的月光都朦胧的刚刚好,感觉得到却碰触不得。爱情,正在他们心中悄悄地发芽。不能否认,他们是真心相爱的,可是,他们却永远都不能在一起。一个是暹罗的国王,一个是英国的家庭老师。暹罗和英国,国王和老师,好莱坞影片,这些注定了这个故事不能完满。
安娜.利奥诺温斯的扮演者——朱迪福斯特,相信大家更熟悉她与霍普斯金的《沉默的羔羊》,两部电影中她均呈现的是智慧坚强的非凡女性,她沉静的面容、看似内敛而有种内在坚硬性的气质让她的扮演游刃有余。
说到“非凡女性”不可避免的想起有关“女权主义”,那么“女权主义”是好莱坞《安娜与国王》的统领旗帜吗? 一位痛失丈夫的女子,在完全陌生的国度,打动国王,照亮暹罗。而且,影片一直在强调安娜的女性身份——仅在影片开头的旁白中就两次陈述“一位英国女人”,而安娜也有强调过《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位女作者。这是一位非常有尊严的、骄傲的、特立独行的女人,在泰国东方式古老而传统的王宫中,她如一只高贵而骄傲的孔雀一样来去自如,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强势要求他人接受,毫无惧色地与国王争执,在一大群匍匐地面的棕色皮肤的人种之中傲然挺立着。一位女性间接地拯救了一个男人统治着的面临被殖民统治的国家。
- 冰冷的记忆
- 2016/8/29 19:40:39
“女权主义”的旗帜有理有据,看起来合情合理,其实不然。看看《安娜与国王》海报,明显不是“灰姑娘”故事的翻版,画面上穿着高雅华贵的曳地篷裙的安娜带领着一群过分矮小以至形如侏儒的泰国皇室后裔们,俨然一种鹤立鸡群的脱俗与高贵。别忘了,这个女人是英国人,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传播的是西方文化,代表的是西方话语权,而这个男人,这个国王是东方的一位统治者,接受的是东方的教育,代表的是西方文化的话语权。
是的,她来了,而她背后的它也来了。

校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