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北电论坛 → 即兴评述话题:如何看待年年被翻拍的“西游电影”?
查看完整版本:即兴评述话题:如何看待年年被翻拍的“西游电影”?
2017/8/6 10:44:07

即兴评述话题:

2013年以来,《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以及正在热映并遭遇争议的《悟空传》……“西游电影”平均一年不止一部,而且几无例外都是明星多、成本高、特效炫目的“重工业电影”,票房也屡破10亿元大关。这使得“西游”题材的风头不仅盖过众多原创电影,在同为“经典IP”的“四大名著”中也堪称一枝独秀。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2017/8/6 13:11:05

西游”题材的国民认知度足够高,尤其是拜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和电影《大话西游》所赐,“西游”在如今的文化消费主力军80后、90后那里有着强烈的“童年情怀”加成。



2017/8/6 16:47:46

中国电影近几年在“硬技术”方面的长足进步。但在“文戏”上,却存在各种各样的“槽点”:或是对故事节奏把握不当,或是人物情感和行为动机铺垫不足,或是台词设计令人尴尬,或是强行改变《西游记》原本的故事设定却又无法自洽,比如《大闹天宫》中强行加入的孙悟空与“狐妖”之间的爱情戏,生硬、流俗却对剧情推动不大,是否必需?《西游伏妖篇》中师徒四人假装翻脸骗出反派,如此重大的反转剧情却几无铺垫,是否过于简单粗暴?这些都成为影迷难以释然的“疙瘩”。



2017/8/6 16:58:16

诚然,一种艺术形态转化为另一种艺术形态,必然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失真”,所以完全意义上的“忠于原著”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但是过度改编,又会失去依托原著的意义——某种程度上讲,观众在熟悉“西游”故事的前提下依旧买票入场,看的就是电影创作者如何在“西游”的大框架下“戴着镣铐跳舞”而讲出新故事,过于“放飞自我”的剧情演绎难免会让观众不知所以。



2017/8/6 20:36:29

像《西游记》这种历经时光淘洗的经典作品,其文本已经构成了一个自洽完满的整体,要根据它的基本设定在剧情、人物等方面“另起炉灶”,又要在完成度上不逊于原著,其难度是不小的。如果无视这种难度,在改编上仓促而就,甚至只把剧情当作特效场面的铺垫和陪衬,正是许多“西游”电影的原创情节受到诟病的原因所在——观众不拒绝改编,但不走心的改编,不行。



2017/8/6 23:04:26

实际上,经过近些年国内电影市场与电影工业的发展,中国的电影观众对于“特效大片”的崇拜已经大不如前,对电影的鉴赏也有了更高的标准。“西游”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影视行业留下的一大富矿,但如果始终沉溺于“特效大片”的票房预期,而对于其蕴含的故事性、思想性和文化价值少有用心,那么想要取悦日趋“挑剔”的观众,恐怕只会越来越困难。“西游”不是只有魔幻,“西游题材”也不应只等同于“特效大片”,挖掘、珍视、呵护这颗文化瑰宝的内在,才是令它长久生辉的正确之道。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