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北电论坛 → 《悟空传》:故事虽弱,足以让西游题材重现生机
查看完整版本:《悟空传》:故事虽弱,足以让西游题材重现生机
2017/8/1 6:57:24

2013年,郭子健以暗黑魔幻的《西游降魔篇》(以下称《降魔篇》)颠覆了人们对《西游记》的刻板印象,令人耳目一新。时隔4年,他再度拾起西游题材,将今何在的《悟空传》搬上银幕。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本片,那就是:重新组构的人物、依然暗黑的氛围、热血反抗的态度、酣畅淋漓的打斗、质感炸裂的特效与逻辑缥缈的故事。



2017/8/1 9:49:11

虽然剧情过于意识流,但《悟空传》已将西游题材完全跳脱出了“棒打妖怪”的格局,并且证明经典是可以用现代人的角度来解构的。除此之外,影片更难能可贵的,是可以看到年轻导演对西游的反思及其人生观的投射。

从小说到电影,一次剔肉留筋的改编


《悟空传》小说创作于2000年,在保留《西游记》取经主线的基础上,讲述了唐僧师徒等人“不服天命、誓要与天反抗”的故事,并且加入了不少爱情支线。而今何在大胆前卫的文风、非线性的章节架构,配上大段的对白,也给原作烙下了不少“意识流”的印记。



2017/8/1 10:28:55

电影版延续了小说中“对抗天命”的精神内核,但几乎讲了一个全新的故事。影片省略了唐僧、沙僧、小白龙、白晶晶等角色,只延续了孙悟空与阿紫、杨戬与“母亲”、天蓬与阿月的三条感情线。与他们对立的,是一个象征绝对权力的“天机处”,只有打破它,天地万物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2017/8/1 16:14:20

从悟空上天欲毁天机仪、试图掌握自己命运开始,影片就奠定了“反抗专制”的基调。而孙悟空、阿紫、杨戬、天蓬四人带着未了心结落入凡间,于拯救花果山的过程中,完成个体意识觉醒、与天庭开战的戏份,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个理念。虽然四人的美好愿景被逐一毁灭,但不服输的孙悟空,又在片尾引领了一场持续百年的自由革命。从这层面来看,本片将原作中“不服天命”的精神刻画到位,并且当作一种情绪贯穿始终、随剧情进展愈发浓烈。


其中,影片还原度最高的一场戏,还要数 “天宫锁妖柱”的桥段。阿紫不忍孙悟空再受折磨,前来逼其死心,却看到一具焦黑的残骸。而悟空在听完阿紫的“痛斥”后,终感绝望,眼神由亮转暗、躯体化作灰烬。这场绝望至极的戏,无论是演员装扮还是表演状态都令人称赞,几乎与书中描写一致“半血淋淋半焦乎乎的残躯,唯有一处还有两颗晶亮的珠子,里面放出她熟悉的欢喜目光……那头颅上的两点光芒开始满满地黯淡了下去,最终完全消失”。



2017/8/1 14:55:36

不过,影片过于“意识流”的情节处理,也成为了一处硬伤。如魔王背景由来、主角为何复活、天机处与天庭是何种关系、上圣天尊成仙之后又为何仍有欲望等交代的非常模糊。这些情节点的设置并非留白处理,更像直接抛出来的概念,强行让人接受却没有合理解释。、


从《降魔篇》到《悟空传》,有延续也有致敬

郭子健作为已经拍过一次西游的导演,再执导同类题材,难免会与前作做一番比较。两部影片的不同点在于,《降魔篇》主题是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它需要打破美好、经历痛彻心扉的磨练才能实现皈依。而《悟空传》则着重强调了这些美好,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了全新的三观,认为守住这些美好而去抗争是值得的。

而相同点在于,两部影片或多或少有一些《大话西游》的影子,这在《悟空传》的造型、表演、布景和配乐上都有所表现。比如影片开头,倪妮两次打断彭于晏自我介绍,并在得手后表现出得意与害羞的表情,这种无厘头表演在《大话西游》是新鲜的,但现在直接生搬硬套则十分尴尬。



2017/8/1 18:42:32

布景上,影片可以同时看到《大话西游》与《西游降魔》并存的风格。影片在凡间的戏份,主要集中于花果山这一个场地,而这个原本被天庭毁坏的地方,既有着《大话西游》里戈壁荒漠的环境,又兼顾了《西游降魔》海边渔村的感觉,让人倍感熟悉


音乐上,在《大话西游》中反复出现的“小刀会序曲”,也在《悟空传》中孙悟空真身亮相时响起,点题作用不言而喻。而孙悟空的真身造型,也基本延续了《降魔篇》的设定。



2017/8/1 21:41:15

从周星驰到今何在,郭子健依然坚持自我表达

郭子健与今何在,是在筹备《降魔》时认识的,一位参与了电影创作,一位将剧本写成电影小说。但二人真正开始合作,还源自《悟空传》结下的缘分。郭子健曾多次表示,书中抗争命运的精神,让自己特别激动,而人物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也让自己感同身受。

落实到影片中,导演用2个小时传递了自己“面对世界不公,绝不轻易屈服”的态度,并且借杨戬和孙悟空的选择,探讨了为自由而战的重要性。在崇尚共性的环境中,杨戬接受了肃清三界的天命,成为了南天门第一神将,他反抗天尊,却又成为了天尊的继承人,而孙悟空却依然要为自由与平等反抗到底,绝不服输。



2017/8/2 0:29:43

原作中有句话可以来形容杨戬的选择,“成佛即是四大皆空、没有感情没有欲望没有思想,当你放弃这些,你就不会痛苦了。但问题是,放弃了这些,人还剩下什么?什么都没了”。而在电影中,导演也借菩提与悟空的对话,做出了自己的回应 “当你以为无路可走,想顺应天命,想想你这一世走过的路、遇到的人、你放不下的这一切,你现在拥有的,才是天庭从未有过的力量”。


从主题再倒推到影片类型,郭子健在特效上也做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他与相识多年的老搭档黄智亨将现代金属、爆裂岩浆与古代背景相融合,无论是金箍棒从熔岩状到固化的过程、还是孙悟空与上圣天尊大战中的强烈机械感,都已经摆脱了《降魔》的层面,另辟蹊径,走了完全不同的路数。


可以说,《悟空传》的出现,给被过渡消费的西游题材焕发了生机,证明其仍有新意可挖掘。反观同为北上拍西游的郑保瑞,却依然还在《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里努力的复刻经典。所以,投资规模的大小不是最终影响影片质量的关键,只要有思想表达和个人风格,依然可以锋芒毕露,但一部《悟空传》,显然也不能满足郭子健对“西游”题材的野心。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