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北电论坛 → 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制片人?
查看完整版本: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制片人?
2017/7/26 4:39:13

真正的 "制片人"可以说是整个电影项目的CEO、主教练;一方面,要能准确预估票房,并且能倒推项目预算;另一方面,要了解整个电影项目运作流程。



2017/7/26 8:52:09

电影制作的20个阶段


1. 故事创意
2. 故事梗概1500字
3. 初稿剧本
4. 完整剧本
5. 导演主创投资意向,制定预算
6. 导演主创投资签约
7. 男女主角意向
8. 男女主角签约,开机时间初定
9. 总规模初定,开机关机时间确定
10.筹备期间落实所有班底
11.拍摄阶段
12.后期制作阶段
13.明确落实上映时段,宣发阶段
14.初剪宣发
15.送审公映拿证
16.上映阶段
17.下映后产品网络等版权
18.中数票房回收
19.海外回收
20.版权再销售


一、制作


这是一部电影的"核心"!对,再强调一遍是"核心",这是根基,不可撼动,"制片人"首先要对整个项目有个判断,未来的预期票房大概有多少,倒推过来。



2017/7/26 10:40:37

其他主创



包括前期策划,制片主任,摄影指导,美术指导,后期剪辑,甚至为后面宣发用的剧照师。


一个合格的制片人要对所有主创领导有充分了解,比如摄影指导方面,要拍3D魔幻动作你肯定要考虑蔡崇辉,看看徐克能不能放他出来,如果你去加拿大拍爱情片,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摄影指导陈志英,去泰国拍爱情喜剧当然要谈谈"泰囧"的摄影指导宋晓飞等等…



2017/7/26 10:40:51

当然首先你的影片体量预算要能把这 些"能人"汇聚一起,就像"雷军花80%时间找人"。



电影就像一个足球队




制作— 前锋



宣传— 中场


发行— 后卫


播出— 门将



光有好的前锋,后卫老丢球也不行,制片人必须在每个岗位上找到合适的人才,不断的发现短板,补齐短板。


二、宣传


下面来说说 "宣传"---中场。



在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一部影片在宣传的比重越来越大,影片质量还是宣传的"根基",这就要求制片人在开拍之前就要想好,我现在参与的片子,在编剧本的时候,先导预告片怎么剪会不会让目标观众有感觉,这些都在考虑之中。



除了传统媒体,现在电影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制片人在分析影片定位同时看是不是要绑上"腾讯""优酷""爱奇艺"。



再比如如果腾讯参与投资了,你前期要去协调视频能不能帮你推广,但是你要给视频增加流量,用户。你想借力朋友圈营销,那你是不是在前期说服导演给"微信新推出的功能"做个植入广告,你想借助手机QQ八亿用户,那么你是不是要协调男女主角有一场发布会给手机QQ预留足够的粉丝入场卷;再比如你能不能在影片中设计一个有着文学梦的作家,长期在腾讯文学上"悬梁刺股"…


你看中的是大公司的资源,同时大公司每个部门都是背绩效的,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立场着想,生意才能长久。



通常光线的宣发采取一揽子全包政策,万达,华谊的部分宣传会外包一些专门的宣传团队,这也需要制片人对片子类型,以及合作伙伴的认知。



2017/7/26 16:30:51

你请的大明星的代言厂商愿不愿意为你包一部分票房,把发布会的场地费租了?当然是你的影片要有足够的影响力。


最为重要的是在拍摄上映前,找到挖掘制造"新闻点"让目标观众感兴趣,由告知阶段推进到关注阶段在最后形成购买阶段。



例如《匆匆那年》《北爱》《致青春》的怀旧,《孤岛惊魂》的粉丝营销,《小时代》与《后会无期》的相互借力,《心花路放》的三线城市营销。(更多影视干货请关注淘梦:iamtmeng)后面要组织宣传方在上映阶段,口碑引导维护,例如提前预料到出现危机该怎么维护,找找苏宁易购,天猫,京东借力营销。
三、发行


如果在影片开始阶段,投资制片公司有宣发环节,通常都要把控,那么制片人需要引导配合,但如果先期没有发行方那就好考虑找到匹配的"发行机构"。



我重申下"发行"只是一个影片的锦上添花,最重要的还是片子质量,是基础,好的宣传是助力,如果同等条件下,发行落地活动和落地宣传做的扎实,跟影院经理沟通得当,那么会胜出其他不做发行的影片。



发行都主要做什么?


1.先做电影测片分析,制定策略,在定档期

2. 制定发行计划,预算

3. 落地活动配合



有人问了:挖掘机发行技术哪家强?



案例:光线发过12亿的《泰囧》,也发过300万的《中国好声音》,博纳发过将近10亿的《澳门风云2》也发过先做14万的《电影往事》,没有打错就是14万。



2017/7/26 16:04:29

制片人要根据片子的体量对比各个发行公司的优劣势,如果你是一个小成本的惊悚片找光线也是白谈,除非你是王长田的弟弟,不然还不如直接去找福建恒业,总之了解双方的需求。



另一因素:"档期",春节初一的日票房有4亿,平时淡季只有4000万,所以"选择有时大于努力",当然你要分析竞争对手,大家都有权利调整档期,比较成功的例子《不二神探》的提档,《心花路放》的提前点映,《智取威虎山》看到《一步之遥》疲软迅速提档。



这些是制片人的必修之课,格拉德威尔《异类》中的一万小时定律是值得思考跟学习的!


另外人才的"争夺"是非常残酷的,一个"黄晓明"是不是比一百个北电的帅哥有媒体影响力,一个好的发行总监才给几千块钱工资,这些人才迟早会被"有眼光的人挖走",培养一个懂市场人才不容易,为什么培养好了要送给竞争对手呢?


曹操当年失去郭嘉,刘备得到诸葛亮,你一退对手一进,差距就上来了。



别忘了,CEO的职责就是"人才""资金""战略"。



关于落地发行,跑路演等细节我将来会有合适的机会再详细介绍,之前好多公司找我聊落地发行,我说您要做可以,想清楚三件事:"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如果老板不懂以为挖个人就行了那必败无疑,除非给钱给资源给权利,"诸葛亮"去招兵买马,自己可以不太懂,找到懂得人就行。



现在比较热门的"在线购票网站"的选择也可参考发行,比如你想找猫眼,你要了解猫眼的需求,大众点评网为什么要给你票补,你能给它带来多少新用户?这也是制片人要了解的。


四、播出


"播"目前包括内地影院,视频网站,电视台后产品衍生品,好的制片人要为好的IP留足空间,是否可以授权游戏,电视剧,续集的演员等能不能再合理的邀请来,不能上来就问影院为什么给那么少排片?你要衡量下你自己片子的上座率,市场体量。


比如你能带主创能跑五个城市,每个城市能跑四个影院,你该如何分配?



有句话说了"诸葛亮不会跟刘备说,为什么我们没有箭,他会去草船借箭",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总之,不管是CEO还是"主教练"要整体考虑项目,做好计划,正如足球是圆的,胜负难预料。



2017/7/26 20:11:56

厉害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