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是人类很爱做的事情,不单单是处女座喜欢干这个事。只要一种现象或者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有人站出来对它进行分类。电影也不例外,它的分类并不复杂庞大,大致被分为两类:商业类和艺术类;大部分的观众乐于观看给予他们一乐的“商业片”,文艺青年们总是不削商业片,觉得太low不能体现自己独特的品味,于是钟情“文艺片”。其实大家都不要忘了电影的初衷:说故事,没那么多事!人有千百种,他们爱听故事的类别也是千百种大家不要太较真了。
今天以《霸王别姬》入手,给大家说说文艺片那些事。《霸王别姬》于1993年上映,首发上映地区只有香港和大陆,但,随后便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年(1993年)获得了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据媒体统计,《霸王别姬》在美国上映时打破了内地文艺片在美国上映的纪录!注意我们今天的主题来了,文艺片!《霸王别姬》被出品的公司和媒体定义为文艺片。
现在给大家归结一下现实主义电影的典型特点:
1、摄影风格朴实无华,强调摄影机的不在场感;
2、拍摄场景努力营造出与现实场景无差别的视觉效果;
3、片中演员们的服装趋向现实的日常,很多时候演员常常还会素颜出镜;
4、剪辑环节中,没有过多的隐喻镜头,镜头的切换不频繁(也就意味着镜头的相对长度较长);
5、配乐采用最少法则(因为现实生活中会,当你情绪高涨或心情低落时,你的周身不可能自带背景音乐!)以上这些为现实主义风格电影基本且典型的特点。
那我们来看看文艺片都有哪些观影感受:
镜头长、影片节凑缓慢、作品配乐少观影时略感沉闷;see,大家口里的文艺片,其实就是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所以之后文章的叙述不会以“文艺片”做为分析点,而是以现实主义电影。
《霸王别姬》这部影片,之所以能有较高的普及率原因在于它的现实主义风格不彻底,这里的不彻底没有贬义的意思,“彻底”的意思是把现实主义电影的所有特点都放大到最大,一切都向现实靠拢,那么这部影片就是彻底的现实主义风格电影。
在《霸王别姬》中类似的处理手法会时不时穿插使用,使得这部影片在感官感受中不会沉闷冗长,有高潮和铺垫,符合人类注意力集中特点。所以不是每部文艺片都不好看,所以也不是文艺片就只能是沉闷一直,在画面颜色的处理和演员的挑选上小一番功夫,自然能得到更多的观众(像《断背山》颜值高的演员、蓝天绿草地、画面清透,这部电影也有较高的观影率)
看了这些片段,大家在心里把配乐除去,认真看画面和演员的表演,就会发现其实文艺片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么“高级难懂”,是大家被视觉和听觉的形式主义电影惯坏了,不习惯多用心去看。下一期我想给大家说说形式主义电影是如何惯坏我们的视觉和听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