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北电论坛 → 骨子里的“反叛因子”不断突破束缚
查看完整版本:骨子里的“反叛因子”不断突破束缚
2017/7/18 6:16:05

导演张杨的电影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自我表达,刚刚上映的《冈仁波齐》也不例外,采访中,能感觉得到他在这一点上很坚持:“导演自己必须得有话可说”。他的电影无论是爱情片、喜剧片还是剧情片,无一不在反映社会现实。



2017/7/18 10:37:21

一直以来,张杨都在用自己都方法在探索新的电影表达方式,从《洗澡》《昨天》,到《太阳花》《无人驾驶》,再到《落叶归根》,以及《飞跃老人院》都是如此。而《冈仁波齐》和《掌纹地.皮绳上的魂》是他又一次探索之作,“那是一次实验性的创作旅程,它让我发现电影原来还能这么拍。”张杨如此说道。



2017/7/18 10:37:35

张杨和他念念不忘的西藏


张杨用一年的时间,拍摄了两部西藏题材的电影,一部“种田生活流”的《冈仁波齐》,一部“魔幻烧脑”的《掌纹地.皮绳上的魂》,他将自己对西藏的理解和西藏给人们的印象,用镜头将藏族人信仰的力量和壮丽的风景一一展现给观众。



2017/7/18 15:43:31

说起西藏和他的缘分,能追述到1991年。那一年,张杨曾揣着3000元钱和一台walkman独自在西藏流浪了三个月,一路颠簸的长途汽车,住着小帐篷,尘土飞杨间,他经常和自己对话:“我的理想是什么?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那是一段孤独的旅行,但恰恰是这种孤独,让我感到自由、清醒、无拘无束。这次旅行,也成了改变我一生的一次经历。因为他让我变野了,在城市中再也待不住了,心里总是向往着那些充满神奇的土地。”而就是这次旅行,为他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他见到了许多壮美的自然景观,也遇见了和都市生活完全不同的一群人。这些东西给他极大的震撼,也让他非常的迷恋。



2017/7/18 13:45:17

三个月的所见所感,变成所思所想,并从此念念不忘。从那时起,“拍一部真正的磕着长头去朝圣的电影”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盘旋扎根,经久不退。西藏成了他寻找人生和电影创作双重答案的地方。此后他多次去西藏,那里的景观和文化元素也在张杨的电影时而闪现,像《洗澡》中有转湖的片段,“转湖,其实也是朝圣的一种。”

种种原因,拍“朝圣”故事的念头一直至被束之高阁。有朋友了解到他的这想法后,给他介绍了扎西达娃的两部小说,2007年,他和扎西达娃一起,将两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皮绳上的魂》,自此他离念念不忘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2017/7/18 17:52:44

和张杨以往拍电影的方式完全不同的是,《冈仁波齐》是一部纪录式剧情片,影片所追求的是生活化的表达。“我们组了很小的团队,压缩成本,拉长拍摄周期,不预设剧情,全靠从演员们在路上的日常生活中即兴挖掘的故事和人物,再转换成电影语言表达。”张杨这样说道。

虽然没有剧本,但是张杨观察队伍的日程生活,“看到一个真实的场景,遇到一些真实的人物后,我就会想办法提炼、重组,加工,然后把这些东西变成电影里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导演结合自己的真实经验,用真实人物,在真实的场景里,寻找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用这些现实里真实的东西,去支撑和完善电影的‘真实性’。


虽然拍摄过程自由却不随意,有些情节也会做一些设计。比如说朝圣队伍的几个人在村子里的集结;队伍在路过贡嘎山口的时候恰逢下雪,会设计在大雪里如何翻山的情节;像撞车那场戏,更是张杨和工作人员自己开车直接撞了,简单直接;就连途中,老人的去世也都是设计好的。

这次西藏之旅,让张杨发现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拍,“完成一个电影,一个剧本,其实很容易,它也是作为一个导演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怎么去完成一个电影的过程。”整个拍摄的过程完全是即兴的创作,因为拍摄时间充裕,张杨完全有时间试错,反复重拍。


“也许今后可能会成为一种喜欢的路径,不过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电影。我们真的是在用镜头创作,每天都能用镜头做尝试各种可能性。它更像一个小作坊式的手工业者在慢慢的做电影。”一边生活,一边拍摄,张杨很享受这样的电影创作氛围。

从1999年拍摄《爱情麻辣烫》至今,张杨已经入行十八年了,一共创作了10部院线电影。而距离张杨的上一部电影《飞越老人院》上映,已经五年了。相较于大多数一年拍一部作品的导演,他的节奏实属较慢。说到此处,张杨说自己现在一点也不愿意加快节奏,就像现在他在大理开拍的两个电影,也用了《冈仁波齐》的创作模式,拍摄周期为一年。而他很享受这样的创作过程。



他坦言,其实没有什么是一直不变的,从第一部电影开始,我们能看到张杨骨子里存在的“反叛因子”,“我不是随着主流去生活和创作的人,电影里更多的还是自我的状态。” 其实张杨电影也一样,两个西藏的电影,以及正在拍摄的大理的电影,都是他突破自我,求新求变的标志。“只不过这种变化对他来说是找到了和内心联系更紧密的一种方式。我清楚了电影的意义。电影对我来说真不是养家糊口的事,也不是挣钱的事,喜欢就去创作买,就是这样简单的状态。”



2017/7/18 20:11:57

相较于主流商业片,张杨坦言现在对商业大片不感兴趣,未来还是想拍有个人表达和个人风格的作者电影。他不想为了市场、票房去创作,更希望回归到创作本身,“你真的想表达的时候,就去拍,如果没有想表达的就休息。”而电影能否上映,或者命运如何,已经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了。“导演先完成自己的作品就好,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他随性的说到。



2017/7/18 21:20:56

今天食屎没



2017/7/19 0:57:37

这部电影感觉不错,到时去看看



2017/7/19 2:08:07

如果你想拍电影,你们学校的已经为你提供好了剧本。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1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