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关于电影新人的塑造培养、创作途径与生存空间问题,越来越受到业内的重视。相比过去,拍摄一部大电影的制作过程,如今要容易实现很多。也有越来越多的导演已经开始投入到个人第一部长片的创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仅在5月就有不少中小型成本制作的电影攻占银幕,其中也不乏口碑不错的佳作。
名导加持
《提着心吊着胆》是5月电影市场的一批黑马,监制尔冬升虽然不是影片拍摄之初就加入制作团队,但是在电影创作后期她还是为导演李雨禾提了不少意见,电影的公映版经尔冬升建议后,完成度也提高了不少。
尔冬升认为,如果他一年拍一部戏的话,把剧本准备好,去接触演员,没有太大难度,除非演员真的不喜欢剧本。而且有些演员不看剧本就会接他的戏。但是当监制却起不了太大作用,演员一看新导演就犹豫了。“如果剧本不够好,就很糟糕。所以我经常跟新导演说,必须把剧本写的可阅读性非常高,并且很有特色,才能吸引住人的眼球,演员才有兴趣跟你见一次面。”
他鼓励青年导演:按照自己的喜好拍喜欢的戏是最好的。
在4月底上映的《喜欢你》,由陈可辛监制,许宏宇指导,在票房和口碑上表现的也非常亮眼,还被选为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片。而去年由陈可辛监制的电影《七月与安生》在香港电影金像奖和金马奖斩获佳绩。
身为大导演,陈可辛最早是以监制身份成名的,早期马伟豪、陈德森他们的第一部电影都是陈可辛监制的。如今陈可辛又有了“金牌监制”的称号,从曾国祥到许宏宇,近几年,陈可辛也几乎把所有精力放在扶持新人,“电影行业的换血是必须的”。在他看来,导演、监制、编剧的灵感皆来自年轻,但对年轻不停重复后,大家的感觉,其实已经跟不上现在的年轻人了,“吸收新血,用新人”似乎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倒不如“从一些电影开始,尝试开放”。
同样有“金牌监制”名头的还有陈国富,他除了辅佐过不少大导演的作品,也提携过乌尔善、肖洋、杨磊等不少有才华的青年导演。他透露,他选择剧本的标准就是“看顺眼”。第一页就看不下去的剧本就会果断放弃,但如果遇到能让他一口气看完的剧本,就会很乐意助导演一臂之力。
谈到对新导演的建议,陈国富认为,新人导演在创作时需要有信念,而且不应该在创作的时候过度算计。对于中国电影的现状,陈国富直言不喜欢,“不懂为什么现在的导演都要聊票房,还有类型,这虽然是营销上必须有的概念,但是在创作的时候怎么可能去算计这个。”
基金扶持
除了有监制为青年导演为保驾护航外,国内有许多青年导演扶持计划。比如刘德华的“亚洲新星导”计划,贾樟柯的“添翼计划”,还有由中国导演协会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的“CFDG中国青年导演扶持计划”(以下简称“青葱计划”),以及走影展路线的First青年电影展。
“青葱计划”中,导演协会将联合各大电影公司、电影技术设备机构、电影投资基金、营销推广发行,院线和知名监制导演,实现产业链的全维度资源整合,将全部干货无保留输出,为年轻人的艺术追求和电影梦想创造全方位无死角的培育环境。
李少红导演表达了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发起“青葱计划”的初心,“希望中国电影能有一代一代的新导演出现、成长起来,为中国电影带来发展。我们这一代导演也年轻过,上一代的导演也帮助过我们,所以我们也有责任、有义务帮助未来的导演,这是导演协会四百多位导演的心声。”
在今年刚刚结束的第二届“青葱计划”主席贾樟柯现场表态认领一个项目回去,并坦言:“‘青葱计划’不只是推出五强、十强,给他们发奖金。而是希望能发掘新导演,带来新鲜的电影,让年轻导演跟前辈、跟电影工业深入接触,让他们在未来拍片时,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电影工业、电影市场里面,同时也保留自我,保持自我的这种创意。从启动到现在一百多天过去了,也要特别感谢各位导师、各位业界的同行给这些年轻导演带来的帮助。”
田壮壮导演的两位学员非常关注社会现象,他建议学员多看一些中欧苦难生活片,例如库斯图里卡导演的作品。在评价学员作品的同时,也建议青年导演们找更多社会调查的东西,丰富自己的作品,要保持好心态,坚定自己能把电影拍好。
黄建新导演评价学员郝飞环有“大师”的潜质,“觉得他的影像很有魅力,在引导者观众往形而上的方向前进。”另一位学员刘鸿志的“潜力也很大”,刘鸿志的作品在直觉上告诉他,这个电影不简单,“它有很特别复杂的情感,特别打动人。”
梅峰导演则表示,我们应该去鼓励那些对电影抱有纯粹热情的年轻人。陈思成、管虎、刘仪伟、万玛才旦等导演更是主动请缨,助阵青年电影人。
First青年电影展作为一个整合了电影项目创投和电影项目交易、致力于真正为青年电影人提供渠道及寻找投资的平台。而今年的First影展,娄烨将担任影展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在创投板块,导演曹保平、制片人施南生、演员汤唯将组成三人评委团,一致要找寻最有个人风格的剧本。
谈及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新人作品时,娄烨、汤唯和曹保平不约而同地表示,相对偏商业的类型片,他们更希望看到导演“撒野”的想法和才华。
娄烨声称他非常赞赏FIRST影展“撒野”的精神,也期待在FIRST看到惊喜,甚至表示“从前几年看来,FIRST的惊喜就代表着华语影坛的惊喜”。曹保平表示自己去年在上海电影节看了很多创投项目,感觉其实不好,很多年轻人的项目都冲着大商业体量去,商业、类型化越来越严重,但是野性的比较少,而他想在FIRST创投会上看到更个性化、有个人闪光点的故事,“想看一点野的东西”。汤唯也深有同感,她鼓励青年导演:“尽量小,才能玩得更大。抓住第一次机会,好好撒野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