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闲情逸致 → 一流的风光片,三流的爱情片
查看完整版本:一流的风光片,三流的爱情片
2016/12/3 0:02:15

作者张嘉佳被称之为“微博上最会讲故事的人”,书中那些有缘无分,可以相遇却最终成为路过彼此世界的过路人的故事,触动了不少当时对爱情尚且懵懵懂懂的我们。


因而原著在豆瓣上还有着不错的评分。






虽然原著的煲鸡汤多被诟病,但与此同时,也不得不赞一声作者张嘉佳的煲鸡汤技术也确实比别人高上一筹。


但一本定位为“睡前故事”的鸡汤读物是否适合作为拍摄用的剧本基底是值得让人商榷的,而国庆档大热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虽然票房大热,大卖近4亿。












但在我的心中还是一个大大的不及格,用一句话来说,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一流的风光片。三流的爱情片”。






导演张一白有将故事讲好的野心但却缺乏相应的叙述能力,整片电影看下来给我的感觉是各种航拍的重庆美如画,不定时出现的流行歌曲和反复堆砌的华丽辞藻,乍一看好似十分文艺具有内涵,但实际上禁不起推敲,味同嚼蜡。










看起来更多像是一个文艺的音乐MV而缺乏了作为一部电影所应该具有的将故事讲好的核心。






这倒是与导演张一白拍摄音乐MV的出身和一直习惯用各种流行音乐堆砌在影片中的拍摄手法相一致。


除了与风光比爱情故事本身拍的更好之外,《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也有着近年来,由原著IP的书籍改编成电影的一个通病:“我以为你都懂了”,单纯为原著的庞大粉丝群而服务,却忘记了,来看电影的不仅仅只有原著的粉丝。


一部需要原著粉丝来为第一次看电影的人解说的电影无疑是失败的,欠缺了将故事讲好的基本能力,这个同样失败的案例可以参考《小时代》,混乱的剪辑与人物线,想把每一条脉络都讲好,但终究还是陷入了因主线不清而整体一团乱麻的困局之中。






作为偏向散文式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文章,其实是有很多留白足以补充完善的余地的,但显然编剧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一部分,因而在我们尚在为猪头与燕儿的爱情的悲剧收场唏嘘之时又立马穿插到了下一条线中,观众感情不知放于何处此才好。


与此相反,作为同样是IP,且背景更为宏大的《魔兽》系列则抓住了最为核心的一小段故事,影片中的主要矛盾也集中在兽人与人类之间、而没有追求遍地撒网,因而即使我们吐槽《魔兽》的人设,台词,但是没有人说是看不懂魔兽的。






我们已经过了那个光凭华丽的辞藻,动听的音乐,绝佳的美景组成的电影就被震慑住的年龄,我们也不再相信只有能呐喊出来的,才是真正的爱情。








诚然“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
如山间清爽的风,古城温暖的光
从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
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仍是对爱情的美好的描述。






但我们更希望有一部电影,无需过多的旁白辅助,无需叠加的音乐渲染,只是一个眼神,一个表情,爱情的瞬间便能表现的淋漓尽致。


毕竟即便把作为背景的风光拍的再美,也无法遮盖掉其描述的情感的苍白无力的爱情片还是失败的。


究其本质仍是一部“一流的风光片,三流的爱情片”。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