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北电论坛 → 中国电影最恶的逻辑是有人以为烂片能卖钱
查看完整版本:中国电影最恶的逻辑是有人以为烂片能卖钱
2016/9/14 22:20:29

中国电影界有很多邪恶的逻辑。

你要是跟一些牛逼的电影人聊天,经常能被一些牛逼的电影人给雷到坐卧不安。

我们今天不说那些诸如IP为大,诸如编剧不重要的狗屁逻辑,只说说有人以为烂片能卖钱的邪恶逻辑。

1.

去年曾跟几个电影人聊天,这其中有灰常牛逼的刚刚投资过《大圣归来》的投资人。

骄傲!灰常滴骄傲!

在中国,不骄傲的电影人是不多见的。

电影界自诩牛逼的人通常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们总一套自认为灰常牛逼的成功模式,凡是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电影人其实跟我们中国的文人是非常相像的,文人相轻,电影人也相轻,而且还喜欢互相倾轧。

直白一点说就是,不仅互相看不起,还喜欢互相倾轧说别人的不是。当然,目的只有一点,老子的项目和眼光都是最牛逼的。

当晚说起电影投资中选择项目的经验,有人便不免说某某片是烂片。那位投资过《大圣归来》的牛逼电影人便语出惊人:烂片不怕,烂片卖座呀!

我当时心里一惊!

但仔细一想,人家说的还真对。

他指的肯定是《小时代》系列、《栀子花开》、《恶棍天使》等电影,没错,个个都很卖座呀!

2.

但我惊的其实不是这句话本身,而是它背后的逻辑。

在中国电影界,真的有很多人以为烂片是可以卖座的。

可怕是他不是事后的总结,而是事先就是卖座做烂片的准备。

在很多人看来,请几个小鲜肉,弄一个烂到爆的爱情故事,请一个明星跨界做导演,这就是一个成功的电影模式。

为此,他们不仅不会追求要拍一部好电影,他们甚至可以为这个电影故意设计一些等着观众吐槽的槽点,故意放大这些电影的弱智,并以此当成影片的宣传点来引发媒体和观众的关注。

很多电影营销的公司也都有这样一个观点:不怕烂,就怕没有宣传点。

说实话,中国电影界有这样一种现象。电影不怕烂,就怕太平庸,平庸到连烂都算不上,这样便没有炒作的点。

在互联网发达到一个槽点可以引爆全媒体关注的传播形势下,有时候烂片的宣传反而更容易寻找突破点。

这大概也是很多电影人以为拍烂片可以卖座的逻辑的土壤之一吧。

3.

烂片卖座的逻辑土壤当然还包括脑残粉太多、观众的欣赏水平低。

但我真的还是觉得这是中国电影界众多奇葩邪恶逻辑中最恶的一个逻辑了。

你不能因为脑残粉多就把小鲜肉、明星导演、烂爱情故事当成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

你不能因为观众欣赏水平低、就是图个乐,就故意去迎合他们的低级趣味,甚至把他们的品位拉得更低。

图个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乐其实也有很多种。

不是没心没肺傻笑一下就是乐,乐也分为发自内心的乐还是被人捅了咯吱窝的乐。

再说了,我总觉得你要是称自己是电影人就得对电影有个基本的要求。

不是把综艺节目拍成90分钟就是电影了,也不是说把小品怕成90分钟就是电影了,更不是请几个明星胡闹一通就是电影了。

就算你说你只是一个投资人,我也觉得如果你投资的是电影,就得把电影当电影来做,而不仅仅是当生意来做。

这两者的区别是,电影不是仅仅以票房论成败的。你投资了一个好电影它可能能够让你荣耀一辈子,你投资了一部仅仅赚钱但被人骂到狗血淋头的电影,那绝对不是一件什么值得炫耀的事。

我当然知道投资电影一定要赚钱。我想强调的不过是,咱不能把拍烂电影卖座当成一个逻辑,当成一种商业模式。

正常的逻辑应该是,我拍了一部好电影,而且还很卖座,这才是正常的逻辑!

谁都知道这很难。但这不能是烂片卖座的逻辑赖以存在的前提!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