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北电论坛 → 奉俊昊式类型化叙事的人物设计
查看完整版本:奉俊昊式类型化叙事的人物设计
2016/9/13 22:37:38





2016/9/14 3:50:01

《绑架门口狗》中奉俊昊式行动价值转换

下面我们举奉俊昊作品中两个较为典型的影片为例,探究其片中独树一帜的角色设计和其最终目的。
绑架门口狗》这部拍摄于1998 年的长篇处女座,一经放映便在韩国影坛引起极大反响,虽然票房并不尽如人意,但该片标志着奉俊昊其早期语言的形成,片中的角色设计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特点。
影片讲述:男主因对狗的讨厌又不忍杀狗的矛盾心理,于是偷将邻居家狗困于地下室衣柜,进而引发社区环卫工人杀狗食用的事件。男主事后在高楼抛掷了第二条狗后(老奶奶的爱狗)并被女主目睹,二人并发生了追逃过程,过程中女主始终没有发现男主的正脸模样以失败告终。第三只狗出现在男主家中,深得妻子宠爱,在男主与妻子几经争吵后,男主妻子的爱狗丢失。狗的丢失使男主与女主站在了同一战线,共同寻狗。最终的巧合,女主英勇救狗成功却未得到满意的对自己的新闻报道。结尾,男主成功升职。
奉俊昊为了使影片在具有深层次的社会议题性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看,有意将男主行贿升职线索安排成暗线,而将“狗”这个可以外化冲突的错综复杂的线索放大,进行故事展现。
下面就《绑架门口狗》中几次重要的角色行动价值转换进行了纵线的排列分析

男主开场便被赋予了双重欲望:1、狗(让狗消失,本能欲望),2、升职(生存欲望)。为了平衡生活,男主踏上了解决问题的道路,即:欲望——目标。
……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