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论是电影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电影艺术家在创作实践基础上对电影规律及其艺术潜能的逻辑思考。
电影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电影艺术的整体,电影艺术的全部形式和内容元素。
提高电影地位时期
二十世纪初是电影理论的萌芽时期,研究中心主要在美国,其特点是:几乎所有重要的电影理论著作都热衷于提高电影的地位。
纯电影理论
二十年代初电影理论中心转移到了欧洲,法国和德国的先锋派主张的纯电影理论,是这一时期欧洲最重要的电影理论。
蒙太奇理论
三十年代以来蒙太奇理论对世界影坛产生了深远的巨大影响,被视为传统的电影理论,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是奠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爱森斯坦的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理论著作《爱森斯坦论文集》六卷,他的拥护者和反对者一致认为他的创作和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普多夫金的代表作《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和《成吉思汗的后代》,理论著作《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是电影工作者必读的经典著作。
Montage原为法国建筑学中的术语,意为装配和构成。只有把各种个别材料安装组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建筑物的整体,这和电影的制作有类似之处,所以把它借用过来成为电影艺术的专门用语。
蒙太奇理论应该以发展的观点来把握:电影发展的初始阶段,蒙太奇只被看作一种技术手段,就是把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角度拍摄下来的各种胶片的片段连接在一起的技术;之后,通过这种粘接发现了他的艺术可能性,认识到了它是具有巨大艺术潜力、概括反映生活的的特殊艺术手段;蒙太奇的观念经历了从镜头之间的蒙太奇到镜头内的蒙太奇,以及画面与声音蒙太奇,画面与色彩之间的蒙太奇的发展过程。
蒙太奇理论的核心来源于“库里肖夫效应”:库里肖夫选择演员莫兹尤辛三个完全相同的没有任何表情的面部特写与三个电影片段结合,第一个结合的是桌子上摆着的一盆汤,观众感受的是他在沉思;第二个结合的是棺材里的一具女尸,观众感受的是他的悲伤;第三个结合的是女孩在玩玩具,观众感受的是他的微笑。每一种艺术首先得有素材,其次是组织这种素材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必须特别适合这种艺术。电影的素材就是影片的片段,构成的方法就是蒙太奇,镜头不是元素,镜头只是蒙太奇的一个细胞,细胞分裂会产生另一种现象,从一个镜头辨证地跳到另一个镜头才有蒙太奇。蒙太奇理论探讨的是如何把画面、音响、色彩构成镜 头,以及如何用镜头的组接构成影片的规律,也就是电影艺术家叙述故事的手段和方法。
蒙太奇理论核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从人类思维的规律和心理学原理上揭示了电影蒙太奇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蒙太奇的产生符合人们的视觉感受规律,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环境中随着注意力的转移而依次接触视像的内心过程,因为实际生活中我们的眼睛从来都不是固定不动的;电影蒙太奇也反映了思维的一般规律,强调通过分析和综合的结合在整体上把握事物,所以马尔丹说:分镜头是一项解析活动,而蒙太奇是一项综合活动,但是更准确地说,两者是同一项活动的两个方面。电影是一种分析与综合的艺术。
纪实派理论
四十年代在法国兴起,其影响堪与蒙太奇理论相抗衡,标志着传统的电影理论向现代电影理论的转变,又称长镜头理论、场面调动理论。他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安德烈.巴赞和德国的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巴赞没有系统专著,不是经院式的纯粹理论,而是密切结合电影创作实践探讨电影的规律,然后形成、上升为一般的理论;克拉考尔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角度研究电影美学,学究气较重。他们两人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西方纪实派电影理论基础。
理论核心的主要方面是“总体现实主义(完整现实主义)”,摄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它有不让人介入的特权,所以电影艺术家不应该改变对象的自然面貌和自然进程,因为理性是不可靠的,不可见之物是不真实的,电影的完整性就在于它是真实的艺术;照相本体论是理论的另一个核心方面,电影在本质上来说是照相术的延伸,艺术家的解释和强调只会破坏电影的本性;长镜头是理论核心的第三个方面,一般的长镜头是指胶片在三十米以上和放映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镜头,其特点是不靠分切和组接,能使观众获得剧情连续发展,十分完整的感觉。克拉考尔采纳了巴赞的理论前提,并且比前者更为极端,他只允许电影发挥记录和揭示的功能,而排斥经过艺术家设计,有明显意图,有头有尾的影片。
纪实派电影理论强调电影要采取实景、外景为主的新的制作方法,并且对镜头内部的表现力、纵深场面、长镜头的艺术潜力进行探讨与实践丰富了电影语言,冲破了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的传统模式,从而促进了现代电影的发展。
电影符号学
六十年代问世,代表了世界电影理论研究的新方向和新发展。
电影符号学是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有关原理引入电影研究领域的一种方法论,其主要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克里斯蒂安.麦茨,表示认同的还有美国、苏联、意大利等国的电影艺术家。
瑞士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人类组织思维的载体,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构成,能指是指构成语言的表达方面;所指是指构成语言的内容方面。两者结合即产生表意作用,两者的结合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麦茨借用语言学和符号学研究电影,认为电影实际上使用的是一种人人可懂的语言,是建立在一般人都懂的符号基础上的,影像的组合方式同自然语言一样具有约定性,所以,电影艺术的创造必然有可循的、社会公认的模式和常规。研究的对象是电影的特殊符号系统,包括蒙太奇、摄影机移动、景别、段落等,电影系统-影片总体-镜头结构是不同的研究范畴。
电影符号学是对纪实派理论的否定和挑战,因为他们认为电影的本性不是对现实的自然反应和摹写,而是艺术家创造的产品,是重新结构的、具有约定性的符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