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北电论坛 → 美国电影档期
查看完整版本:美国电影档期
2016/8/15 16:38:54

好莱坞的档期意识是从1975年的票房冠军《大白鲨》开始的。



2016/8/15 20:07:10

“在它之前的美国电影,和如今百老汇戏剧一样,是细水长流型的。一部电影在某个城市放个一年,也是可能的事。”影评人周黎明说,我国影迷大概很难想象美国夏季电影院门口的热闹景象,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刚开放时可能有那种盛况。1975年初出茅庐的斯皮尔伯格用《大白鲨》惊吓了全球观众,也让好莱坞片商们发现原来电影生意和游乐场很相似。
  《大白鲨》制造出“暑期档”一说后,从5月底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到8月底9月初劳工节的这三个多月,就成了北美电影市场上最赚钱的黄金季节,票房通常能占到全年40%。越来越多的影片看中这个档期,暑期档这几年也在逐渐往前推,5月初就拉开“抢钱”热浪。
  因为主要观众群是正在放假的青少年,暑期档以商业片为主,如热闹的动画片、刺激的科幻片、动作片和搞笑的喜剧片。文化人们嘲讽它们是“弱智片”,而圈内人士的说法更直白,“放给13岁男孩看的,智商不能太高,难度不能太高”。
  好莱坞另一个重要档期是圣诞档,从11月底的感恩节到圣诞节结束。圣诞档的一大主题是全家人欣赏的大团圆结局的温馨类题材,和中国的贺岁喜剧很像,比如2005年金?凯瑞的《新抢钱夫妻》和2006年的《博物馆奇妙夜》。
  这几年的圣诞档最大卖的是魔幻题材。从2001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起,到《指环王》和《纳尼亚传奇》,甚至和魔幻稍微沾点边的《博物馆奇妙夜》,魔幻大片一直是最亮的角色。但今年的《黄金罗盘》和《贝奥武夫》可能是一个转折。改编自畅销科幻小说的《黄金罗盘》,宣传声势浩大,也如愿登上当周票房冠军,但区区2610万票房的首映成绩让之前“超越《指环王》三部曲”的口号成了笑话;而魔幻史诗大片《贝奥武夫》1.5亿美元的投资和4周6800万美元的票房更是不成比例。



2016/8/16 0:24:52

  好莱坞圣诞档影片中还有一类就是所谓的“奥斯卡效应”,那些志在冲奥的或晦涩或深奥的文艺片很可能不适合圣诞档氛围,如2001年的《黑鹰坠落》。但因为奥斯卡的规定(影片必须在前一年的12月31日之前公映)而赶在这个档期,以至于慢慢形成奥斯卡提名影片大多出自12月的奇怪局面。周黎明说:“片商们相信一点,同样的影片,放得越早,被忘记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外当然也有,《角斗士》(2000年)是暑期档影片,最终却收获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在内的5项大奖。
  好莱坞把档期学问研究个透,影片可能还没开拍就确定好了档期。2008年夏天还没到,看中2009年暑期档的影片已经在打架了。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3D立体电影《天神下凡》定在两年后的5月22日上映,而梦工厂的3D立体动画片《怪兽大战外星人》也定在这一天上映。
  确定好档期的片方肯定也定好了配套的市场和商业计划,但一部电影最基本的元素――导演、演员、剧本甚至故事大纲可能都没影呢。《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还没上映,迪士尼已经把《纳尼亚传奇3:黎明踏浪号》的首映定在2009年的5月1日。而当导演马克?福斯特还在和编剧忙着准备2008年的第22部《007》时,第23部007已经确定要在2010年上场。电影也有“先来先得”一说,特别是最好的视觉特效人员和尽可能多的影院屏幕。
  也有确定了档期,到时却交不出作业的,比如史上最卖座影片《泰坦尼克号》。对别人来说这可能是灾难,但它却交上了“狗屎运”,因此获得意料之外的奥斯卡。片方从一开始就是针对暑期档推出的商业大制作,从来没有冲奥的念头。原定1997年7月2日首映,却因为制作超时又超支,只能去挤别人定好的时间段。最初被片方挑中的是7月25日,结果这个档期里还有一部哈里森?福特的《空军一号》。都是商业大片,针对的还是同一批口味的影迷。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甚至可能两个都死得很惨。于是哈里森?福特找上《泰坦尼克号》,劝对方换个时间。结果《泰坦尼克号》还真推迟了半年,选在了11月1日这个“奥斯卡前夕”的普通档期。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