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北电论坛 → 韩国电影的艺术追求
查看完整版本:韩国电影的艺术追求
2016/7/20 20:48:07





2016/7/20 23:41:12

诗情画意的情境设计
  韩国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影像追求,画面唯美,充满了诗情画意,充分让观众在诗意的情境中体味故事和所表达的情感。在影片《春逝》中,正是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方式,为我们描述了一段晶莹美妙的爱情故事。导演许秦豪将温柔缠绵的爱情与清丽的画面完美融合在一起,即使在两人分手说再见时,也不得不让人赞叹,美丽的樱花传达一种爱的语言。整部影片在诗情画意中实现了爱的咏叹和体味。影片《爱有天意》讲述了一段跨越时空、跨越两代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该片也是将唯美的爱情故事置于如诗般的影像中,烘托出经典的浪漫气氛。如影片中有一幕是男主人公带着女主人公为避雨而躲进凉亭,镜头与人物离得很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停止了运动,只剩下两颗赤诚的心在跳动,于是他们遗忘了眼前的一切,甚至是自己,他们彼此之间只剩下爱恋的情意。还有男主人公背着女主人公回家,在黑夜中经过池塘,男主人公放下女主人公为她捉萤火虫,在这一幕中使用了充满温情和浪漫的蓝色调和白色调,交织成迷幻、温馨的图画,达到了一种难以言传的唯美境界。



2016/7/21 4:07:38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意蕴表达
  东方美学中讲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意蕴追求,“乐而不淫”即追求获得心神的愉悦,而又不提倡狂欢式的放纵,寻求一种“中和节制”之美;“哀而不伤”即追求淡淡的忧伤之美,却不提倡撕心裂肺的悲痛欲绝。韩国电影尽显东方思想的“含蓄”与“隐忍”之美。影片《外出》讲述的是灯光照明师仁书和家庭主妇舒英,因为各自配偶的车祸来到小镇上,为了照顾长期不醒的配偶,两人住进同一家旅馆。在警察局领回车祸遗留物品时,他们得知双方配偶是情人关系。他们在现实面前该何去何从呢?孔子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也。”只要有生命存在,就会有欲望。然而孔子又讲“乐而不淫”,所以导演让他们的爱情就此走到了尽头,没有所谓的如胶似漆,缠绵悱恻,最终让他们选择了放弃。在《外出》片子结尾处更有一种“哀而不伤”的意味,四月的雪花纷纷坠落,分处异地的男女主人公脸上流露出欣慰的笑,他们把这种哀伤的情感化作对彼此温馨的祝福,这种爱的语言更加感人而又意味无穷。
  影片《空房间》可以说是一部纯视觉化的电影,影片男女主角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表情动作来进行的,运用含蓄的动作语言表达情意的绵长。同样在影片《萨马利亚女孩》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儒家文化中“隐忍”的一面。该片将镜头对准了现代都市中纯真少女“援助交际”的敏感话题,父亲面对心爱的女儿“援交”这一事实是异常痛苦的,我们从他在妻子坟前的痛楚表情和他一些自残的举动中可以深切体会到。父亲对女儿的情感表达不夸张,也没有加以渲染,而是在生活的点滴中流露出来。尽管愤怒但不爆发,尽管抑郁难过但非伤痛欲绝,这正是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最好诠释。



2016/7/21 6:45:50

诗意中哲理的显现
  带有浓郁哲理意味的东方文化,在韩国电影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中以“鬼才”导演金基德为突出代表。影片《春夏秋冬又一春》中,主要探讨的是生命轮回这一哲学命题。在此部片子中,他再度选择在深山的湖泊中讲故事,从影像层面讲,画面清澈而唯美,影片四次打开那扇门,分别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正预示着小和尚一生四个阶段的七情六欲。整部影片诉说了“空”与“色”的辩证关系,在人世的悲欢离合中,传达因果轮回的哲理。影片除从大的布局上考虑情景的交融,在具体的意象表达上也意境悠远。夏日里的池水高涨和蝉鸣骚乱,来烘托青年和尚的凡心大动,用雨水的意象和野鸭嬉戏的场景比喻男女之欢,以老和尚清水写瓦当的举动,暗喻清规戒律在小和尚心目中力量的苍白,形同虚设的门,则暗合了佛学中“空门”的含义,从小和尚对门的态度,侧面表现出信仰在他心中的逐渐崩塌。纵观影片可以感到导演用哲理化的道家视角,表现出东方美学的深邃。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