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各位现在为赶考忙碌的样子,让我想起几年前去各个学校考试的我自己。我在这里结合我当年去考试的经验以及我自己的思考给各位提些建议,全当给各位助威。
我当年就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没有任何特长(连体育都不好),有一些电影方面的理想,同时也是为了能有个好点的学校上(当时我的几次模拟考试成绩也就是在三本线左右徘徊),选择了考艺术类,最后拿到了北电、上戏、山艺的本科文考证,以及中戏的高职文考证。
所以,本建议适用于:没有任何艺术特长,文化课能考到400多分,要考影视类院校的学生。
选学校的选则:这两年各个院校纷纷建立影视专业,招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大,面对这些学校,我个人觉得要分两种情况看待,一种是真想在影视界有所发展的人,一种是只是想有个大学上的人,当然这两者本身并不矛盾。我先说前一种,如果你对电影有理想,建议你一定要报名校,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以及中国传媒大学三所,你去哪一所都行,要注意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属于综合类院校,所以他们的录取分数线在一本线以上,如果你文化课分没那么高就不要去浪费时间了。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也都有艺术类专业,但他们的艺术类是纯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几乎没有一点关系,更靠近哲学和美学研究,且录取分巨高,各位结合自己实际加以考虑。其次有一些其它院校也可以考虑,包括上海戏剧学院、浙江广播学院、重庆大学美视学院、上海大学电影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我已经尽量想全了,如果有遗漏请各位补充),以及刚刚兴起的同济大学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这两个还有待发展),可以作为保底的学校(这些学校用来保底?可能有人觉得要求太高,不要害怕,我觉得如果你足够用心的话希望还是很大的,而且我说了前提是如果你想在这一行有所发展的话),什么叫保底?不是说为了让你肯定有学上,而是如果你上了这些学校,你还有机会通过考研等手段进入我所说的第一类学校,如果你上了其它的学校,这种机会更小(当然由于各个学校大规模招收专升本和进修生,所以使进入这些学校的门槛有所降低,但那些的学费很高,一年都要一两万,现在说的是高考,那些事情之后再说)。另外再就是我没有提到的那些学校了,建议各位慎重考虑,因为我很怀疑你能在那些学校学到东西,空空浪费四年光阴(我说的是影视类)。下面说保底的学校,我认为最好的保底学校是我所说的第一类学校的专科和高职,你报名的时候学校会同时给你一份高职报名表,你可以报本科的同时报高职(有的学校要另收报名费,一般是一百,建议你不要吝啬这一百块钱,都花了这么多路费过来了不是吗),在那些学校上高职有两个好处,一方面你两年后有机会升入本科的大三,最后拿本科学历,另一个就是在这些学校出去拍戏的机会很多,比上那些不知名的本科要强,所以各位慎重思之。当然还有一条路就是出国,如果你家有钱、你英语又不错的话,美国的南加州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纽约大学电影学院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是亚洲最大的电影学院),在那里你有机会直接进好莱坞工作,但学费很高,一年大概要花费三十多万人民币,关于这个的具体事宜以后有机会再讲。再说第二类,也就是只求有学上的人,你可以把我说的上面的建议降低一个层次来参考,那些不知名的学校(或者知名的综合院校的二级学院)也可以考虑,那些学校的老师大多是这个专业的的毕业新生,都没有什么经验,但是至少能保证你基本的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吧。
报的专业以戏文和管理为重,因为这两个不考表演,表演这个事情有时候挺不靠谱的。
:一个是主题,写你对影片主题的认识,并且写出你自己的看法。一个是人物,写你对人物性格的认识,比如他为什么在当时会那么做等等,影评要求写两千到三千字,你根据字数决定写几个人物,当你写完女主角时发现里要求字数还差得远呢,就再写男主角,男主角写完还不够就再写女配角,但写了三四个也就不要再写了,一般每论述一个点要在五百字以上,然后故事、摄影等方面的论述视个人情况自己处理,并不要求你写的多专业,关键是要有自己真实的感受。影评本质上来说评论的是导演是如何讲故事的,在写的时候要紧紧抓住这一点。还有就是不要重新把故事情节说了一遍,那样的话铁定不过,必要的情节论述可以有,但不能多,加起来不能多于两百字。看片子的时候带个手电筒,带上纸笔,当时想到什么就记下来,有些人会把每一场戏讲了什么都写下来,如果你对自己没信心的话也可以这么做,但这有可能影响你看片子。
lmflmer
2012/11/13 20:30:34
文艺常识:有些学校考文艺常识,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影视、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个你要自己找本书背一下,另一部分是考你对一些文化现象的认识,这一部分是考试的主体。答这种题说白了就像答历史政治大题一样,需要你在了解这个事情的前提下有一些自己的认识,这个原则上讲没法准备,就看你平时的积累了。
面试:不管你考什么,最后都会有一个面试,有的写会考文艺常识和英语口语,而实际上这个事情很随意,看当时老师对你的认识程度了,如果老师对你有兴趣,可能都不会问这些。那么会问什么呢?各个学校不一样,有两种,一种是和你聊天,问你家在哪里,对你家乡有什么看法,爸妈是干什么的,你对你爸妈有什么看法,谈过恋爱没有等等,如果你答得有意思,你就能过了,面试考的其实是你对世界的认识与感受、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你这个人有什么亮点,你的策略就是你要努力引导话题向你熟悉的领域和你的个人兴趣靠拢,这样才有取胜的机会,如果老师看出你有这方面的企图,他也会配合你的。还有一种就是相对不负责任的大波儿哄的考法,问你一些僵死的问题(你对雷锋精神的看法什么的),甚至还有脑筋急转弯,这种考法我就不多说了。
细心的人已经发现了,其实各种考试考的中心并不是你对电影多熟悉,你对问题的认识有多深,你背了多少东西,而是你这个人的特色,也就是你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东西,所以各位一定要注意挖掘自己的个性,并在考试时显露出来。
文化课:许多人觉得拿到文考证就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文化课不过线而没能上成,所以考试回来后一定要加紧文化课学习,大部分艺术院校不分文理科,根据这两年的趋势来看,怎么也要保证450分以上才有希望,500分以上才能安心(中国传媒大学除外)。今年有些专业艺术院校的戏文专业的高考录取排名最低线已经接近了500分,特别是那些高考录取分数底的省份(比如北京)的学生,你们要注意这个排名是不分省份的,你们要和那些高分省份的学生比赛,有些省的一本线已经有好几年超过了600分了。我当年考完回来后的几个月是我自打上学以来学习最用功的一段时间,所以最后毫无悬念的入学了。
离考试开始只剩半年时间了,各位就别过暑假了(当年为了考试我和我爸两个人在大年三十到的北京,在旅馆里过的除夕),用最后的这点时间练几篇影评和散文,不练是万难取胜的。关于参考书由于我关注的不多,所以不便提供书目,但我相信各位如果想找的话也不难找到。另外,像考试必备的那种书你要是不放心可以去看看,个人以为都是蒙人的,根本起不到什么实质作用,不过它好歹总结了点东西,其实最重要的是训练自己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以及做事的能力,如果老师们看到你对你周围的世界一点感情一点看法都没有,或者整个人唯唯诺诺的是肯定不会要你的。
辅导班:现在的艺术类考试比前几年更火了,各种考前辅导班也更多了,这种辅导班我从前也上过,中戏的和山艺的都有,而民办的辅导班的数量更是与日俱增,这些民办辅导班可能会请一些在名校上学的学生(基本上不会有老师,最多是研究生,因为著名艺术院校的老师才不会穷到靠教辅导班来挣钱呢)来给你们上课,他们会结合自己考试的经验给你们说一些靠谱或者不靠谱的话,现在这已经成了很多学生挣外快的主要方式之一,上一个假期能收入几千到几万块,有些学生甚至自己办班,我觉得辅导班更多的用处是给你增加自信,具体能力方面其实没有太大提高,最多让你熟悉一下考试流程。我的建议是上辅导班时间不能长,几天就够了,有些辅导班能耗你一年半载,那基本上就是坑你钱了。最重要的是不能耽误文化课的学习,文化课远比那些重要的多。
要时刻注意各个学校的网站,留意考试时间,不要错过了。考试时要带好当地招生办发的介绍信或者证明。
有人问艺术考试有没有暗箱操作?有。但是不多,少之又少,如果你有关系能够联系到负责招生考试的主考老师的话——注意,是主考老师,其他人基本没用——和他拉拉关系,是有可能在面试的时候给你加点人情分的,行贿就不要考虑了,多半是骗人的,很多人最后十几万都打了水漂。
有些招生简章上写学生在校期间要义务献血一次,不要害怕,都是自愿的,反正我是没献过。
许多学生和家长都关心学影视专业将来的就业前景怎么样,这个事情因人而异,我只能说文化产业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在未来二十年内将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学影视专业不等于将来要当演员或导演,这个产业中的职位多种多样,而且收入都还不错,如果将来你没有找到工作,那只能说明你在大学的四年太不用功了。
高考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坎,艺术考试绝不是一个捷径,它同样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我觉得理想是最重要的,即使这次失利了,也不要气馁,有许多人十年八年的考,就为了能够进入自己期望的学府,命运总是会垂青努力的人的。
祝大家考试成功!
文艺常识:有些学校考文艺常识,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影视、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个你要自己找本书背一下,另一部分是考你对一些文化现象的认识,这一部分是考试的主体。答这种题说白了就像答历史政治大题一样,需要你在了解这个事情的前提下有一些自己的认识,这个原则上讲没法准备,就看你平时的积累了。
面试:不管你考什么,最后都会有一个面试,有的写会考文艺常识和英语口语,而实际上这个事情很随意,看当时老师对你的认识程度了,如果老师对你有兴趣,可能都不会问这些。那么会问什么呢?各个学校不一样,有两种,一种是和你聊天,问你家在哪里,对你家乡有什么看法,爸妈是干什么的,你对你爸妈有什么看法,谈过恋爱没有等等,如果你答得有意思,你就能过了,面试考的其实是你对世界的认识与感受、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你这个人有什么亮点,你的策略就是你要努力引导话题向你熟悉的领域和你的个人兴趣靠拢,这样才有取胜的机会,如果老师看出你有这方面的企图,他也会配合你的。还有一种就是相对不负责任的大波儿哄的考法,问你一些僵死的问题(你对雷锋精神的看法什么的),甚至还有脑筋急转弯,这种考法我就不多说了。
细心的人已经发现了,其实各种考试考的中心并不是你对电影多熟悉,你对问题的认识有多深,你背了多少东西,而是你这个人的特色,也就是你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东西,所以各位一定要注意挖掘自己的个性,并在考试时显露出来。
文化课:许多人觉得拿到文考证就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文化课不过线而没能上成,所以考试回来后一定要加紧文化课学习,大部分艺术院校不分文理科,根据这两年的趋势来看,怎么也要保证450分以上才有希望,500分以上才能安心(中国传媒大学除外)。今年有些专业艺术院校的戏文专业的高考录取排名最低线已经接近了500分,特别是那些高考录取分数底的省份(比如北京)的学生,你们要注意这个排名是不分省份的,你们要和那些高分省份的学生比赛,有些省的一本线已经有好几年超过了600分了。我当年考完回来后的几个月是我自打上学以来学习最用功的一段时间,所以最后毫无悬念的入学了。
离考试开始只剩半年时间了,各位就别过暑假了(当年为了考试我和我爸两个人在大年三十到的北京,在旅馆里过的除夕),用最后的这点时间练几篇影评和散文,不练是万难取胜的。关于参考书由于我关注的不多,所以不便提供书目,但我相信各位如果想找的话也不难找到。另外,像考试必备的那种书你要是不放心可以去看看,个人以为都是蒙人的,根本起不到什么实质作用,不过它好歹总结了点东西,其实最重要的是训练自己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以及做事的能力,如果老师们看到你对你周围的世界一点感情一点看法都没有,或者整个人唯唯诺诺的是肯定不会要你的。
辅导班:现在的艺术类考试比前几年更火了,各种考前辅导班也更多了,这种辅导班我从前也上过,中戏的和山艺的都有,而民办的辅导班的数量更是与日俱增,这些民办辅导班可能会请一些在名校上学的学生(基本上不会有老师,最多是研究生,因为著名艺术院校的老师才不会穷到靠教辅导班来挣钱呢)来给你们上课,他们会结合自己考试的经验给你们说一些靠谱或者不靠谱的话,现在这已经成了很多学生挣外快的主要方式之一,上一个假期能收入几千到几万块,有些学生甚至自己办班,我觉得辅导班更多的用处是给你增加自信,具体能力方面其实没有太大提高,最多让你熟悉一下考试流程。我的建议是上辅导班时间不能长,几天就够了,有些辅导班能耗你一年半载,那基本上就是坑你钱了。最重要的是不能耽误文化课的学习,文化课远比那些重要的多。
要时刻注意各个学校的网站,留意考试时间,不要错过了。考试时要带好当地招生办发的介绍信或者证明。
有人问艺术考试有没有暗箱操作?有。但是不多,少之又少,如果你有关系能够联系到负责招生考试的主考老师的话——注意,是主考老师,其他人基本没用——和他拉拉关系,是有可能在面试的时候给你加点人情分的,行贿就不要考虑了,多半是骗人的,很多人最后十几万都打了水漂。
有些招生简章上写学生在校期间要义务献血一次,不要害怕,都是自愿的,反正我是没献过。
许多学生和家长都关心学影视专业将来的就业前景怎么样,这个事情因人而异,我只能说文化产业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在未来二十年内将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学影视专业不等于将来要当演员或导演,这个产业中的职位多种多样,而且收入都还不错,如果将来你没有找到工作,那只能说明你在大学的四年太不用功了。
高考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坎,艺术考试绝不是一个捷径,它同样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我觉得理想是最重要的,即使这次失利了,也不要气馁,有许多人十年八年的考,就为了能够进入自己期望的学府,命运总是会垂青努力的人的。
祝大家考试成功!